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召开2019年年会

2019年11月13日至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2019年年会在京郊举行。会议对2019年国际及欧亚地区形势、中国与欧亚各国的合作情况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并对地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外交部、商务部代表和欧亚学界近120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俄罗斯内政外交走向、中俄合作现状与展望、中国与中亚合作状况、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情况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做了主旨发言并引发了热烈讨论,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学术观点,形成了许多共识。

一是俄政局平稳,经济低迷,发生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上升。统俄党在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获胜,实际控制力增强。俄经济缺乏动力,增速持续放缓,西方制裁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成为制约俄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俄居民可支配收入自2014年起持续下降,社情民意发生嬗变,民众的政治冷漠情绪在增长。普京签署“新五月总统令”作为执政纲要,但改革措施没能改变俄经济颓势。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至2024年大选前,普京再度推行大规模改革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俄美斗争互有胜负。俄美矛盾从地缘政治扩展到军控领域,美退出中导条约可能拉开新一轮军备竞赛大幕,全球不稳定风险上升。俄外部战略空间遭美挤压,但随着中美贸易战升温,俄在国际政治中的转圜余地增加。欧洲是俄外交主要方向,俄从“大欧洲”向“大欧亚”转变,是出于自身战略安全需要,拓展地缘空间。但与亚洲相比,俄始终更重视欧洲。

三是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俄是在政治、经济上相向而行的战略伙伴。两国关系持续深化,经贸合作不断密切。两国关系相好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未来5年是中俄合作的机遇期,两国应重点加强在国际战略对接、中小企业投资、货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保持经贸合作增长态势,进一步深挖服务业潜力,做好远东地区投资开发,维护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四是中亚地区形势整体稳定,但稳中有变。中亚地区与中国政治、经贸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相关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成果丰硕。但是,中亚地区各类风险上升:恐怖主义出现新动向,独狼式恐怖袭击风险增加,宗教极端势力呈现意识形态化、分布碎片化和活动网络化的特征,防控难度加大;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人口问题、水资源问题、债务问题、飞地问题等矛盾日益显现;区域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地位上升,成为大国外交的新焦点;大国博弈态势明显,俄在中亚地区始终保持较强影响力,美加大对华遏制力度,煽动民族情绪,抹黑“一带一路”倡议,企图破坏我地区合作。

五是中东欧地区是大国竞争的角力场:德国与域内国家联系紧密,德对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投资均超过200亿美元,上述国家对德依赖程度大;俄罗斯以东正教、能源输出和提供军事装备为抓手,影响中东欧地区;美国利用军事影响力和政治手段在该地区阻击俄罗斯和中国,此外,美向波兰、立陶宛等国推销液化天然气,削弱俄对该地区的能源控制。

李凤林所长做总结发言,他说,当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中国崛起,世界中心正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欧亚所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为纲,厘清国际格局脉络,抓准形势变化重点。在新的复杂形势下,我们应增强自信,跳出传统中俄美三角关系的束缚,用崛起大国的视角看待国际问题,从实用主义出发处理国际问题

 

创建时间:2020-04-15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