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高加索三国形势:动荡不安中的新变化

1杨进

2020年南高加索地区三国从内政、经济到地区安全形势都发生显著变化,甚至爆发了令世界关注的第二次纳卡战争。从内政看,格鲁吉亚6月通过宪法修正案,在新选举框架内于10月底举行的新议会选举,引发了国内政治危机。阿塞拜疆从7月起在国内爆发多次较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政府武力收回纳卡主权,阿里耶夫政权面临巨大政治压力。亚美尼亚在第二次纳卡战争中的失利以及“不平等”停火协议的签署,导致国内激烈政治冲突至今难见解决前景。从经济看,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各国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国际物流的部分中断,冲击了原本基础薄弱的各国经济,各国经济整体下滑,纳卡战争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从安全形势看,纳卡战争再次爆发,使得地区安全形势骤然紧张,俄罗斯、土耳其以及欧美等国的南高加索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到战争走势以及未来解决前景,地区安全格局趋于复杂化。从外交看,南高加索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出现了一些足以影响地区未来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动向。

 

2020年的南高加索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引人注目。在政治领域,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分别因不同因素爆发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格鲁吉亚的政治危机属于政治转型道路上的权力调整问题,不同政治派别之间围绕权力分配进行的斗争,尽管具有一定烈度,但是总体可控。亚美尼亚政治危机主要基于纳卡战争失败的责任之争,是帕西尼扬政权在签署纳卡停火协议之后面对反对派要其下台的政治危机。阿塞拜疆内政相对稳定,主要是政权面临民众收回纳卡主权诉求的政治压力。在经济领域,各国与世界多数国家相似,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生产和流通等领域受到明显遏制,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凸显。而第二次纳卡战争的爆发及其结果,极大地改变了地区安全格局,也使这一地区未来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可以预见,不仅南高加索三国的外交战略在第二次纳卡战争后将发生显著调整,而且俄罗斯、土耳其以及美欧等大国对这一地区的外交政策都将发生某些新变化。

一、引发政治动荡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2020年,南高加索地区各国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动荡,诱发原因各异,影响也不尽相同。整体上看,这一地区的政治动荡是冷战结束以来后苏联空间国家转型上遇到的普遍问题,既包含有政治体制选择和精英集团权力斗争的因素,也包含有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争端或战争引发国内政治张力突破政治秩序框架的结果。从前景看,各国政治转型正处于新的探索期和磨合期,正在加速形成的新权力结构与社会政治力量消长间频繁博弈,并决定三国未来不同的政治权力图景。

(一)格鲁吉亚修宪和议会选举危机

2020年6月29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了“关于在2020年10月31日使用新选举体系进行议会选举”的宪法修正案。7月1日,格司法部称,该部已建立一个部门间委员会,将在议会选举前的竞选活动中监督政府官员对选举法的遵守情况。这次格议会选举令人瞩目,因为这是在2017年通过新宪法修正案后的第一次选举。按照新宪法修正案,格从2018年总统选举之后已从半总统半议会制转变成议会制国家。而2020年议会选举依然沿用过去的部分议席按政党得票数比例分配、部分议席由选区直选产生的混合制分配方式,政党进入议会的得票率门槛为3%。相比过去,议会的重要性凸显,而且政党进入议会的门槛降低,这意味着议会选举的票数更加分散,竞争更加激烈。

本次议会选举中,有包括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在内的48个政党以及两个政党联盟参加。11月1日,根据格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得票率为48.1%,由联合民族运动党与团结力量党组成的反对党联盟得票率为27.12%。欧洲格鲁吉亚党、爱国者联盟等7个政党得票率均超过1%。在选举结果还未正式公布之前,作为反对派政党联合民族运动的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发表电视讲话,声称自己领导的党获得了选举胜利。在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初选结果之后,各反对派领导人纷纷对投票结果表示不满并举行示威活动,要求重新选举,废除已有投票结果。

此后,围绕是否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反对派与执政党之间举行了多轮谈判。在谈判期间,由于双方难以达成共识,反对派组织了不同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向政府施压。12月3日,格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赢得此次选举。12月28日,格总统发布命令,12月11日举行第十届议会第一次会议。但当局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没有化解。

本次议会选举值得关注的是,萨卡什维利领导的联合民族运动为代表的反对派政党的政治主张及其变化。2008年俄格战争后,格各党派在对外政治主张上亲欧盟、亲北约和疏远俄罗斯基本成为共识。但是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在对俄态度上有明显缓和态度,主张在对外政策上亲欧美的同时缓和对俄关系。在这次议会选举中,外交主张并不是主要分歧,党派之间权力分配是议会斗争的焦点,即便是萨卡什维利本人,在对俄立场上也有所缓和。

(二)阿塞拜疆国民议会选举及政治压力

2020年2月9日,阿塞拜疆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这是阿历史上首次提前进行议会选举(本应于11月举行)。10日,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执政的新阿塞拜疆党获得本次议会选举胜利,赢得议会125个议席中的65个席位,本次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为47.8%。新阿塞拜疆党从2003年小阿里耶夫执政以来,逐步成为真正的执政党,其党员几乎遍布政府各部门,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党派难以相比。

2020年6月到7月,阿国内出现新的政治思潮,呼吁政府收回纳卡地区的声音开始高涨。尤其是7月12~14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北部边境发生冲突并出现较大伤亡事件后,很快在巴库等地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集会的人群要求政府“收回纳卡主权”。此后在政府的一再安抚下,抗议活动逐渐平息。

纳卡问题是阿塞拜疆国内政治最为敏感事项,不仅关涉民族尊严,对阿经济、社会乃至外交也影响至深。2020年9月爆发的第二次纳卡战争,与阿政府面临的巨大政治压力有关。随着国力增长,以及国内新生派政治力量的上升,过去的主和派逐渐让位于主战派,并在社会上形成了民众日趋强烈的主权诉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面临的下行形势,使得第二次纳卡战争爆发的条件逐步成熟。

随着阿在第二次纳卡战争中取得军事胜利,其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民族尊严感获得极大满足,在政治上呈现全社会较为广泛的团结局面,其次是新生代政治精英地位上升,年轻的主战一派政治地位得到巩固。可以预期的是,小阿里耶夫的政治威望和执政地位将得到空前巩固,为阿塞拜疆特有的政治改革路线奠定坚实基础。

(三)亚美尼亚陷入持续政治动荡

2020年是亚美尼亚政治上特殊的一年。上半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其内政基本稳定。然而,在第二次纳卡战争失利后,则陷入旷日持久的国内政治危机,帕西尼扬政权面临巨大政治压力。

2020年11月9日,在俄方斡旋下,亚阿政府签署了停火协议。这是纳卡战争爆发以来双方签署的第三个“正式”停火文件。前两次协议都在签署后很短时间内就被战火破坏,此次停火协议在俄严密监督下得到执行。但是在协议签署后,亚国内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主要诉求是要求帕西尼扬下台并承担战败责任。

2020年11月11日,首都埃里温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派冲击了议会,要求召开紧急议会讨论总理辞职事宜。11月14日,埃里温突发兵变,以国家安全局局长瓦尼茨扬为首的武装力量企图刺杀帕西尼扬,称不允许存在丧权辱国的行为,但此次兵变很快就被挫败,大批特种部队和特警连夜出动平息兵变。为了安抚民众,在帕西尼扬敦促下,亚外交部部长佐格拉布·姆纳察卡尼扬于11月16日辞职。此后的20日,国防部长达维德·托诺扬也宣布辞职。但是,反对派要求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下台的呼声并未因此停息。帕希尼扬于18日承认,他对纳卡冲突的失利负责,同时宣布了15项行动计划,以确保国家稳定。

抗议活动平静数日后,12月初,亚美尼亚政局再次陷入动荡,反对派走上街头实施破坏行动,并组织数万民众上街抗议示威,首都埃里温骚乱不止。反对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帕希尼扬必须在在12月8日前辞职。尽管政府出动了大量警察维持秩序,仍然难以阻止骚乱继续蔓延。

进入2021年,亚美尼亚的内政动荡局面并未好转。2月25日,在帕西尼扬宣布解除总参谋长加斯帕良职务的事件后,帕西尼扬与军方关系恶化,国内局势进一步复杂化。3月18日,帕西尼扬宣布将于6月20日举行新的议会选举。3月28日,在反对派抗议示威步步紧逼之下,帕西尼扬做出4月底辞去总理职务的承诺。

帕西尼扬宣布提前议会选举并辞去总理职务,并不意味着其必然输掉新的议会选举,他再次当选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首先,帕西尼扬的支持力量依然强大,目前议会中的主要党派依然是帕西尼扬的支持者;其次,反对派力量分散,提不出有力的竞选纲领,也暂时推不出公认的有威望的总理候选人;最后,帕西尼扬是停火协议的支持者,俄不希望出现否定停火协议的反对派领导人成为亚新总理。从这个视角看,亚未来围绕议会权力的斗争以及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内部斗争将异常复杂并长期持续。

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各国经济形势严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南高加索三国不仅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而且经济上普遍大幅度下滑。

(一)疫情基本情况及各国采取的抗疫措施

格鲁吉亚于2月26日首次检测出并公布新冠肺炎病例,该患者为格公民,经伊朗返抵格。此后,国内病例数逐渐增多。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格政府于3月21日宣布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国家紧急状态,并从3月31日起在全国实施宵禁等特别管控措施。4月14日和21日,格分别宣布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5月10日和5月22日,后在5月22日到期后不再延长。但9月后格疫情反弹明显,中小学校推迟开学。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确诊227420例,累计治愈211727例,累计死亡2505例2

阿塞拜疆于2月28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疫情患者,该患者也来自伊朗,为俄罗斯公民。此后,阿加强了国内疫情管控,专门成立了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16日起,阿陆续关闭与包括格鲁吉亚、土耳其和俄罗斯在内的多国边境,开始采取严厉的隔离措施。上半年疫情形势较好,10月之后确诊人数上升明显。截止到12月31日,新冠肺炎累计确诊218700例,累计治愈184422例,死亡2641例3

亚美尼亚于3月1日首次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为赴伊朗旅行者。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当天亚内阁特别会议通过决议,从3月16日至4月14日实行国家紧急状态。4月14日,将紧急状态延长至5月14日。5月14日,又决定将紧急状态延长至6月14日。第一次高峰期后,到10月下旬疫情再次反弹,日感染人数一度突破2474例。截止12月31日,累计确诊159409例,累计治愈142801例,累计死亡2823例4

(二)各国基本经济形势及前景

2020年,南高加索三国经济形势呈现普遍下滑态势。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各国国内生产和流通活动受到限制,包括服务业等行业都遭遇直接打击,经济活动活跃度下降;二是疫情下各国采取的严厉边境管控措施,阻滞了与外部经济联系,对外贸易和相互投资受到明显遏制,经济增长缺乏外部动力;三是各国局势动荡,特别是第二次纳卡战争的爆发,消耗了各国经济资源,并对各国集中精力管控疫情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格鲁吉亚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全年GDP总量为158.88亿美元,同比下降6.2%,GDP世界排名117名,人均GDP 4274.6美元。其中,农业产值约13.35亿美元,占生产总值的8.4%,农业是相对稳定的经济领域。全年贸易、房地产、制造业产值分别为20.04亿美元、18.59亿美元和17.16亿美元,这三大产业占GDP比重较多,分别为14.5%、11.7%、10.8%。此外,其他行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建筑业8.9%,公共服务业7.4%,运输仓储业5.9%,金融保险业4.9%,其他产业占比27.5%。

经济指数中下降最严重的是对外贸易。根据最新数据,1~11月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02.0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出口30.16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进口71.86亿美元,同比下降15.9%。1~11月对外贸易逆差41.70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40.9%。

对华贸易方面,2020年1~10月,中格经贸额为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格对华出口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8%;自华进口5.73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根据该数据,中国是格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格双边贸易额占格对外贸易总额的10.8%。中国也是格第一大出口市场,格对华出口占其全部出口额的15.4%;中国还是格第三大进口来源国,格自华进口占其全部进口额的8.9%5

2.阿塞拜疆

2020年,受疫情和纳卡战争影响国民经济降速明显。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合426.1亿美元(724.32亿马纳特),同比下降4.3%,世界排名8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4272.2美元(7262.8马纳特),同比下降5%。

经济亮点在农业领域,2020年农业产值约合49.6亿美元(84.3亿马纳特),同比增长2%。工业生产下降明显,全年工业产值约合218.1亿美元(370.59亿马纳特),同比下降5%。其中,非油气工业产值为68.7亿美元(116.81亿马纳特),同比增长12.5%,非油气领域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其他产业产值约合158.5亿美元(269.43亿马纳特)。

外贸是受影响最大的经济领域。2020年对外贸易总额为244.71亿美元,下降26.5%,减少88.32亿美元。其中,出口137.41亿美元,下降30%,减少58.95亿美元;进口107.31亿美元,下降21.5%,减少29.36亿美元;贸易顺差30.1亿美元,缩减49.6%,减少29.58亿美元。

2020年,阿前五大贸易伙伴为意大利(18.7%)、土耳其(17%)、俄罗斯(10.9%)、中国(7.6%)和德国(3.3%)。前五大出口目的国为意大利(30.4%)、土耳其(18.9%)、俄罗斯(5.2%)、希腊(3.8%)和克罗地亚(3.4%)。前五大进口来源国为俄罗斯(18.3%)、土耳其(14.6%)、中国(13.2%)、美国(5.9%)和德国(5.4%)6

3.亚美尼亚

2020年,受疫情和纳卡战争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GDP总量约合123亿美元,世界排名130,当年人均GDP约合 4155美元。1~10月亚工业产值约33.5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建筑业产值约5.59亿美元,大幅下降13.3%,服务业产值约28.56亿美元,同比下降12.8%。1~10月对外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1.4%,达56.89亿美元,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仍是亚主要贸易伙伴。

据中方统计,2020年1~10月,中亚双边贸易额7.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18%,中国对亚出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6.38%,自亚进口5.54亿美元,同比增长45.98%。据亚方统计,2020年1~10月,中亚双边贸易额7.57亿美元,同比增长2%,亚对华出口2.20亿美元,同比增长53.4%,自华进口5.37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中国继续保持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7

从各国宏观经济形势看,2020年各国经济增长普遍大幅减速,甚至出现明显经济萎缩。受影响最大的是对外贸易投资领域,各国对外贸易投资额普遍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疫情下全球产业链和交通运输链相互阻断,国际经贸合作活跃度显著下降的整体环境影响。其次是第二次纳卡战争,消耗了各国经济资源,也对地区内国际投资合作造成破坏,降低了国内外各类经济体的投资意愿。随着2021年全球疫情趋于缓解,国际经贸合作恢复常态,可以预计三国经济形势将得到明显好转。

三、第二次纳卡战争改变了地区安全格局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领土争端爆发了激烈军事冲突,也被外界称之为第二次纳卡战争,这次战争引起了全世界高度关注。战争的结果极大地改变了南高加索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将对该地区权力格局和安全形势产生复杂而深远影响。

(一)第二次纳卡战争爆发的背景

纳卡战争的第二次爆发,有着深刻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因素。从两国独立后冲突的历史看,第一次纳卡战争后,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宿问题成为阿亚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核心议题,亚实际控制纳卡以及周边几个不存在争议的地区,阿对联合国和明斯克小组相关决议有着自己的解读,两国多年来在边境地区的小规模冲突连绵不断,双方各自表述本国主权主张。在阿看来,纳卡问题的产生是武装冲突的结果,而主权问题的解决必然依靠武力,因此一切内政和外交资源的应用必须以战争准备为导向。而在亚看来,第一次纳卡战争是真实力量的展现,亚又是俄罗斯主导的多个国际机制内的成员和盟友,有俄支持,亚能够牢牢掌握纳卡主权。

而南高加索地区最新地缘政治现实是,阿通过多年外交努力,已完成大国平衡外交战略布局,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对欧美和其他大国,都构建起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在纳卡问题上获得了广泛国际同情。而在国家力量的积蓄上,阿经过多年指向明确的努力,已具备显著军事优势。如果考虑到内政因素,阿近年来高层权力调整明显,主战的少壮派力量正逐步走上重要岗位,加之第一次纳卡战争失利后积累的社会情绪,已完全支持政府采取收回纳卡地区的任何行动,这都是阿政府进行战争动员的良好条件。

而亚近年来国内不受控制的反俄情绪增长,以至于反俄成为国内政治斗争工具,已逐步失去了俄在南高加索的地缘政治杠杆作用。加之亚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在国防建设上疏于认真投入,出现了对纳卡控制最为脆弱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显著降低大国干预愿意和行动力,阿亚两国多年来在纳卡问题上积累的能量便随之爆发并演变成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

(二)战争的基本过程和结局

2020年7月12~14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北部边境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武装冲突,有多人伤亡,这是导致9月冲突升级的引子。从此次冲突结束不久的29日起,阿塞拜疆与土耳其进行了长达十多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随后的9月19~26日,由俄罗斯主导的“高加索—2020”战略演习在俄阿斯特拉罕举行,亚美尼亚军队参加了此次演习,阿塞拜疆军队不在参演之列。应该说,南高加索地区从7月起军事氛围浓厚,紧张形势已经形成。

9月27日,阿亚两国在纳卡地区的冲突爆发,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并率先发动军事进攻。同日,阿总统阿里耶夫签署法令,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在全国范围实行戒严令。而亚总理帕西尼扬也在同日宣布全国戒严和军事总动员。这标志着纳卡战争正式爆发。

10月10日,在俄调停下签署第一次停火协议前,亚的军事劣势已经明显暴露。此前激烈战斗中双方死伤惨重,尤其是亚军面对无人机攻击损失了大量坦克、火炮和火箭弹发射阵地。

10月25日,美国斡旋下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当地时间26日上午8时起执行新的停火协议,这是开战以来签署的第二个停火协议。该协议很快被战火再次破坏。

10月30日,在日内瓦,俄罗斯、法国和美国的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代表与亚外长姆纳察卡尼扬、阿外长巴伊拉莫夫举行了会谈。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呼吁冲突双方全面履行此前承诺,立即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与此同时,俄主导下的停火谈判接近完成。

2020年11月10日,俄总统普京、阿总统阿利耶夫和亚总理帕希尼扬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起完全停火。声明说,阿亚双方将停留在各自所占据的位置,双方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2000名维和人员,维和任务将至少持续5年,以监督和平协议的落实并为难民回归提供便利。从9月底开始持续了44天的战斗导致双方超过5600人丧生,阿军深入纳卡地区并收复了周边大片土地,迫使亚接受了和平协议。

(三)第二次纳卡战争形成的地区权力新格局

第二次纳卡战争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爆发的为数不多的国与国之间剧烈武装冲突,因而十分引人注目。而战争的结果则极大改变了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这主要体现为大国对这场战争的立场及发挥的作用将明显塑造未来地区权力新秩序,继而影响地区安全格局的基本走向。首先,从俄罗斯方面,作为南高加索地区最大邻国,无论从历史文化传统,还是经济联系或者安全一体化,其影响力都是其他大国所不具备的。在这场战争中,俄所采取类似“中立”政策对战争结局产生了最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俄政策直接塑造了战争结果,俄依然是南高加索地区未来地缘政治最大玩家。9月27日冲突升级后,亚领导人起初并未求助于俄。数日后当亚军在前线面临巨大压力时,帕西尼扬总理曾数次向俄方甚至直接向普京总统致电请求援助,但是直到第三次停战协议签署,俄并未向亚方提供相关支持。为此,亚国内反对派对俄大加指责,认为其“出卖”盟友是导致亚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俄学者指出,亚国内强烈的反俄情绪以及亲欧美立场,是俄方不愿出手相救的主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俄经济和军事实力今非昔比,在后苏联空间直接插手干预冲突已力不从心,需要改变策略,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地缘政治利益。也有学者指出,在阿军攻占舒沙后,俄及时出手调停敦促阿亚双方签署第三次停火协议,不仅结束了阿方全面占领纳卡地区的可能性,而且再次把纳卡地区塑造为新的地缘政治棋子。俄维和部队直接进驻纳卡,使俄成为纳卡和平与未来前景的关键角色。

其次,西方国家在这次冲突中发挥了较为特殊作用。美国、欧安组织和北约等国际组织的相关立场对战争态势发挥了相应影响,对未来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呈现增长态势。早在2020年1月14日,阿塞拜疆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纳吉马迪内·萨迪克夫出席了北约总部举行的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级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阿塞拜疆与北约的合作事项,表明阿在未来的国际冲突中可能得到北约支持,至少获得北约“中立”立场。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一直是调节纳卡冲突的重要国际机制,阿亚武装冲突升级前的6月30日,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联合主席及欧安组织现任主席组织参与阿亚两国外长视频会议,讨论纳卡冲突调解进程的现状。在战争开始并进入白热化的10月30日,欧安组织再次组织阿亚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谈,进行战争调停。美国对本次纳卡冲突的立场看起来相对中立,实际上也在积极发挥作用。除了作为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重要成员在多边框架内发挥作用外,美在双边领域也积极干预纳卡冲突。10月23日,在美邀请和组织下,美、阿、亚三国外长在华盛顿举行会晤,讨论纳卡局势。美主张尽快结束战争,实现人道主义停火。在美调停下,两国一度达成停火协议。2020年美国内面临总统大选乱局和外交战略重要转换的节点,尤其是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俄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加大对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投入,从而强化对俄的战略遏制应该是美外交政策的选项。可以预计,美未来在纳卡冲突调节方面将扮演更加积极角色。

最后,土耳其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特殊影响将改变南高加索地区大国博弈的力量对比,土由此成为南高加索地区新的地缘政治玩家。迄今为止,尽管土阿均未公开承认土军事力量直接参与了第二次纳卡战争,但是外国媒体包括一些国际军事情报机构透露信息表明,土不仅向阿提供了包括察打一体无人攻击机在内的先进武器,甚至派遣了一定数量的军事人员直接参与了战争。更重要的是,战争期间和战后,土不仅被阿邀请扮演纳卡冲突的调节人角色,而且该角色得到了包括俄罗斯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承认,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在调节南高加索地区重大冲突机制中的地位。2020年,土总理埃尔多安两次访阿,土阿还举办了大规模军事演习。11月17日,土议会通过动议,允许向阿派遣维和部队以监督纳卡停火协议的执行。此外,还将由土俄建立“联合中心”共同监督停火。

尽管阿塞拜疆在军事上取得优势,以战争形式“收回了”面积可观的领土,但是阿亚围绕纳卡地区主权地位的问题的争端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可以预计的是,围绕这一问题的博弈和冲突仍将继续。这不仅会影响到阿亚两国内政形势,而且对南高加索地区权力格局和大国力量对比的态势产生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总体而言,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将更趋复杂。

 


[1] O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与南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2]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from=osari_pc_3

[3]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from=osari_pc_3

[4] 同上。

[5] Грузия -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ОКАЗАТЕЛИ. https://ru.tradingeconomics.com/georgia/indicators.

[6] ВВП Азербайджана в 2020 году снизился на 4,3%. https://rossaprimavera.ru/news/84b66125.

[7] Экономика Армении в 2020 году. https://www.kavkaz-uzel.eu/blogs/83781/posts/46449.

创建时间:2021-05-08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