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东欧地区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Օ高歌

   

透过2017年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和北约的关系,可以看出近年来中东欧国家的发展趋势:既坚持民主制度又出现“民主倒退”,既坚持欧洲—大西洋一体化又与欧盟发生争议。中东欧国家在“回归欧洲”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本国的实际,强调本国的利益,因而在内外政策上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特色。或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将成为中东欧国家的常态。

 

2017年中东欧地区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是: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中东欧国家与北约的关系。

一、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

2017年,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选举基本平稳进行。

2017年,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捷克举行了议会选举。

3月26日,保加利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欧洲发展公民党以32.65%的选票和95个席位领先于社会党,名列第一[1]。5月4日,欧洲发展公民党与“联合爱国者联盟”组成的政府获议会批准,博伊科·鲍里索夫第三次出任总理。

6月25日,阿尔巴尼亚举行议会选举。社会党获48.43%的选票和74个席位,远超名列第二的民主党[2]。9月,社会党成立一党政府,继续执政,艾迪·拉马连任总理。

10月20日和21日,捷克举行议会选举。“AN02011”党获29.64%的选票和78个席位,成为最大赢家[3]

2017年,匈牙利、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举行了总统选举。

3月13日,匈牙利举行总统选举。由执政两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支持的候选人、现任总统阿戴尔·亚诺什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议会199名议员中131名的支持,未获当选所需的2/3多数。在第二轮投票中,阿戴尔以131票的简单多数当选总统[4]。5月8日,阿戴尔宣誓就职。

4月2日,塞尔维亚举行总统选举。总理、执政党进步党主席亚历山大·武契奇在第一轮投票中获55.06%的选票,成功当选[5]。5月31日,武契奇宣誓就职。

4月19日、20日、27日和28日,阿尔巴尼亚举行总统选举。经过四轮投票,一体化社会运动的伊利尔·梅塔获议会140名议员中87名的支持,超过当选所需的3/5多数,当选总统[6]。7月24日,梅塔宣誓就职。

10月22日和11月12日,斯洛文尼亚举行总统选举,现任总统博鲁特·帕霍尔在第二轮投票中获52.94%的选票,当选总统[7]

除阿尔巴尼亚议会选举前因反对党抵制引发持续3个月的政治危机,塞尔维亚总统选举中发生了学生抗议、一些地区因选举舞弊重新进行投票外,选举均平稳进行。

第二,一些国家发生政府变动。

除去议会选举带来的政府变动[8]外,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捷克和塞尔维亚发生了政府变动。

在罗马尼亚,1月,政府通过有关修改刑法的紧急政令,引发抗议活动,国家自由党等反对党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2月,政府取消关于修改刑法的紧急政令,并过关不信任投票,但司法部长辞职,政府随即进行了改组。4月,自由和民主联盟党一名领导人失去党内支持,不再担任副总理兼环境部长,他的职位由该党成员取代,导致政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改组。6月,社会民主党主席利维乌·德拉格内亚与同为一党的政府总理索林·格林代亚努的矛盾白热化,社会民主党决定开除格林代亚努党籍,并向议会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政府遭弹劾下台,取代它的新政府仍由社会民主党与自由和民主联盟党组成。新政府上台后,又先后有多名部长辞职。

在克罗地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与其执政伙伴桥党之间分歧加剧。4月,总理、民主共同体主席安德烈·普连科维奇以来自桥党的内务部长、司法部长和能源与环境部长不支持财政部长马里奇[9]、造成内阁成员不信任为由,解除他们的职务,致使桥党退出执政联盟。6月,民主共同体与克罗地亚人民党结成执政联盟。

在捷克,随着议会选举的临近,社会民主党与“AN02011”党的竞争愈益激烈。5月,社会民主党主席、总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宣布,由于“AN02011”党主席、财政部长安德烈·巴比什财产来源可疑,导致政府信任危机,他将向总统递交政府辞呈。在总统只接受索博特卡个人辞职、不接受整个政府辞职的情况下,索博特卡转而决定不再向总统请辞,而是要求总统解除巴比什的财政部长职务。总统则要求索博特卡遵守联合执政协定,与“AN02011”党协商确定财政部长人选。最终,索博特卡接受了“AN02011”党推荐的财长人选,巴比什被解职,索博特卡留任总理,但不再担任社会民主党主席。

在塞尔维亚,6月,武契奇就任塞尔维亚总统后,提名无党派人士安娜·布尔纳比奇为总理。议会投票通过以布尔纳比奇为总理的新政府,进步党仍为主要执政党。

第三,匈牙利和波兰继续“民主倒退”。

4月,匈牙利议会通过政府提交的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规定在匈牙利办学的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凡需颁发文凭,必须具备为其运营提供原则支持的国家间条约,没有条约支持的教育机构,需要在半年内签订国家间条约;此类教育机构还须获得机构总部所在国承认,并且要在其注册国家拥有校区,不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教育机构自2018年1月1日起不能录取新生。匈牙利裔美国金融大亨索罗斯创立的中欧大学面临停办危机,大学师生和其他支持者举行示威抗议。10月,匈牙利议会批准将修正草案的实施时间推迟到2019年1月1日,这意味着将推迟一年决定是否允许中欧大学继续在匈牙利运行。

6月,匈牙利议会通过法律,提高外国资助非政府组织的透明度。根据这一法律,合法的非政府组织如一个年度内得到的外国资助达到反洗钱法规定数额的两倍即720万福林(约合2.6万美元),即为外国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必须在15日内向法院报告,并在其网站或出版物中注明外国资助组织的性质。对不遵守该法律的组织,检察官将发出通知,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法律义务。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法律义务的组织,检察官将提请法院根据《非政府组织法院登记法》实施处罚。

7月,波兰议会通过有关最高法院、全国司法委员会和普通法院人事任免的三项法案,规定最高法院现任法官全部卸任,由司法部长任命临时接替者,并提名新法官,提交给全国司法委员会批准任命;全国司法委员会成员由议会任命;普通法院的首席法官由司法部长任免。波兰反对党、学界及部分民众批评三项法案破坏司法独立,华沙发生示威抗议活动。压力之下,总统杜达只签署了《普通法院组织法》,否决了其他两项法案,但宣布支持司法改革,将在两个月内领导起草新法案。总理贝娅塔·希德沃认为杜达否决两项法案延缓了司法改革进程,表示法律与公正党将继续推动司法改革。

综观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选举和政权交接以及政府变动基本平稳进行,没有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表明民主制度在中东欧国家运转正常;另一方面,匈牙利和波兰继续“民主倒退”,民主制度面临不小的挑战。

匈牙利和波兰的“民主倒退”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及其带来的经济衰退、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入盟后欧盟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下降、欧尔班·维克托和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也与中东欧国家民主制度运作时间不长,民主观念不够巩固有关。实际上,不仅匈牙利和波兰出现“民主倒退”,而且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10],西巴尔干国家的民主制度更为脆弱,塞尔维亚出现进步党一党独大倾向[11],马其顿在2017年社会民主联盟上台前近11年时间里由内部革命组织——争取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执政,黑山更是一直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执掌政权[12],波黑仍处于国际社会保护之下,尚未实现政党的轮流执政。阿尔巴尼亚议会选举和塞尔维亚总统选举引发争议,马其顿议会选举后围绕政府组成爆发抗议活动。根据2016年EIU民主指数,西巴尔干国家中除塞尔维亚属有缺陷的民主国家外,阿尔巴尼亚、黑山、马其顿和波黑均为混合政权[13]。而捷克“AN02011”党赢得议会选举后组织的政府也将使国家权力更为集中。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民主倒退”并非匈牙利和波兰独有的现象,甚至也非中东欧国家特有的问题。从2014年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崛起到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再到荷兰自由党在2017年3月议会选举中名列第二、德国选择党和奥地利自由党分别在9月和10月各自国家的议会选举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民粹主义力量在欧美国家发展壮大,对民主制度构成挑战。

由此看来,匈牙利和波兰的“民主倒退”是两国基于国内外形势做出的适合本国国情的选择,还是当前欧美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呢?这是一个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二、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

2017年,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似乎出现了相反的趋向。一方面,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发生争议;另一方面,西巴尔干国家继续争取加入欧盟。

第一,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发生争议。而争议主要在四个问题上展开。

一是难民问题。2017年,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继续反对欧盟按照配额强制分摊移民。3月,四国总理会晤,拒绝欧盟强制性分摊难民和把接收难民数量与获得欧盟基金挂钩的政策。匈牙利阻止难民入境、反对难民配额的态度更为强硬。2月,匈牙利决定在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边境修建第二道围墙[14]。3月,把移民危机状态延长半年[15],并通过一揽子法律修正案,加强对非法移民的管制。6月,欧盟委员会针对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拒不履行接收配额内难民的义务,向三国发出“正式通知函”,启动违规程序。7月,作为违规程序的第二步,欧盟委员会向三国发送“有理由的意见”,要求三国在一个月内做出答复。8月,匈牙利因即将离任的荷兰驻匈牙利大使在批评匈牙利的难民政策时发表“侮辱性”言论,无限期中断与荷兰的大使级外交关系。9月,欧洲法院驳回2015年12月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提交的诉讼状,裁定欧盟按照配额强制分摊难民的方案合法。斯洛伐克虽对欧洲法院的裁决表示尊重,但仍拒绝接受强制配额制。匈牙利则认为欧洲法院的裁决理由不能令人信服,并再次将移民危机状态延长半年。

二是匈牙利和波兰内政问题。7月,欧盟委员会对匈牙利发起违规程序,反对其通过提高外国资助非政府组织透明度的法律,同时提出“有理由的意见”,要求匈牙利在30天内就欧盟对其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的异议做出答复。同月,欧盟委员会就波兰通过《普通法院组织法》向波兰发出“正式通知函”,启动违规程序。欧盟委员会还以波兰砍伐原始森林为由,将波兰告到欧洲法院。11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要求针对波兰破坏法治的行为启动《欧洲联盟条约》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波兰和匈牙利的执政党予以反对,指责欧洲议会干涉成员国内政。由于《欧洲联盟条约》第七条规定对某一成员国存在严重和持续违反尊重人类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以及尊重人权(包括少数群体的权利)的价值观的认定需获欧洲理事会一致同意[16],而匈牙利和波兰在投票中相互支持,加之欧盟不可能在同一事项上同时对两个国家启动违规程序,违规程序往往无果而终。

三是“多速欧洲”问题。3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的未来自皮书》,推出2025年欧盟的五种设想,其中“愿者多做”,允许有意愿的成员国在特定领域一起做得更多,即建设“多速欧洲”[17]。“多速欧洲”设想一经出台,便遭到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反对。为维护欧盟内部团结,3月25日欧盟特别峰会签署的《罗马宣言》没有直接提及“多速欧洲”的概念,只是微妙地表达了“多速欧洲”的想法:“我们将在必要之处以不同的速度和强度共同行动,同时像过去所做的那样,根据《罗马条约》朝共同的方向前行并继续向以后想要加入的国家敞开大门。我们的联盟是完整和不可分割的。”[18]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的年度“盟情咨文”更是在《欧洲的未来自皮书》的五种设想之外,提出第六种设想:一个自由、平等和法治的价值观联盟,一个更团结、更强大、更民主的联盟[19]。但“多速欧洲”之争并未尘埃落定。9月,波兰总理希德沃与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呼吁欧盟国家应避免“多速”,谋求同速发展。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提出一系列重塑欧盟的建议,在经济方面主张“多速欧洲”。

四是双重质量标准问题。2017年以来,中东欧成员国纷纷指责在西欧和中东欧市场销售的产品,尤其是食品质量不一,违反欧盟单一市场规则,引起欧盟关注。3月,在匈牙利、捷克、波兰和斯洛伐克力推下,欧盟春季峰会将意大利费列罗公司生产的能多益巧克力酱质量标准存在差异问题写进了会议公报。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盟情咨文”中更是把解决双重标准问题提到成员国平等的高度:“在一个平等的联盟中,也没有二等消费者。我不能接受在欧洲某些地方,在中东欧,人们买到的食品比其他国家质量低,尽管包装和品牌一样。”[20]

第二,西巴尔干国家继续争取加入欧盟。

3月,在西巴尔干地区峰会上,西巴尔干国家声称要继续推进改革和加强合作,建立西巴尔干共同市场,以求尽快入盟。欧盟委员会负责睦邻与扩大事务的委员哈恩表示欧盟的大门永远向西巴尔干国家敞开,并鼓励各国按照欧盟标准深化改革,争取早日入盟。7月,作为柏林进程的一部分,第四次欧盟一西巴尔干峰会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举行。峰会的重点是巴尔干地区一体化、签署交通共同体条约和建立区域经济区。欧盟再次强调西巴尔干属于欧盟,希望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区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协调法律以吸引投资[21]

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支持西巴尔干国家入盟。保加利亚已把推动欧盟接纳西巴尔干国家作为其2018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首要目标之一。但需注意的是,某些中东欧成员国与西巴尔干国家的矛盾或将对后者的入盟产生不利影响。8月,克罗地亚大幅度提高来自非欧盟国家的水果和蔬菜的进口税,西巴尔干国家深受其害,它们向欧盟委员会发出联名信,指责克罗地亚的举动违反它们与欧盟的《稳定与联系协议》。虽然克罗地亚随即放弃增税,但这一事件表明,某些中东欧成员国有可能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阻碍西巴尔干国家入盟。

2017年,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进展有限,只有塞尔维亚分别在2月和6月各开启了两个章节的谈判,2月完成了一个章节的谈判[22]。不过,8月马其顿与保加利亚签署友好条约被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欧盟委员会负责睦邻与扩大事务的委员哈恩称为“对整个地区的鼓舞”[23]

中东欧成员国的离心倾向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向心倾向并不矛盾,二者均是出于对安全、主权和平等的执念。中东欧国家屡遭侵略的历史使其对外来的危险异常敏感,对外部势力的支配异常愤恨。中东欧成员国反对欧盟强制分摊难民是因为它们视难民为“威胁和潜在的敌人,‘伊斯兰化’的代理人和‘欧洲基督教传统面临的危险”’[24],认为难民的到来将给本国乃至欧洲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而欧盟的强制做法侵犯了它们的主权;反对双重质量标准是为了不做欧盟内的“二等公民”;反对“多速欧洲”既是出于谋求平等地位、避免被边缘化的目的,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担心有意愿多做的成员国进一步推动欧盟朝联邦化方向发展,危及它们的国家主权;至于匈牙利和波兰的国内政策,更被两国看作是内部事务,欧盟无权过问。与此同时,屡遭侵略的经历又使中东欧国家迫切需要寻求大国和/或大国集团的保护,借助外部力量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它们眼中,欧盟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借助的外部力量,20多年来,欧盟也的确在引导和推动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转型、保障它们的安全和提高它们的国际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西巴尔干国家一直把入盟作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中东欧成员国尽管与欧盟屡起争议,但从未言及脱离欧盟,并且一贯支持欧盟扩大和西巴尔干国家入盟。它们只是要在欧盟内部尽可能多地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平等,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过,也正是由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某些中东欧成员国有可能在某个时候在某个或某几个西巴尔干国家入盟道路上设置障碍。

中东欧成员国的争议对欧盟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当它们因某种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的时候。欧盟安置难民的强制配额制因匈牙利等中东欧成员国的反对执行不力,欧盟委员会对匈牙利和波兰启动的违规程序因两国的相互支持难以发挥作用,在产品质量标准和欧盟未来发展问题上欧盟也多少考虑了中东欧成员国的意见。但是,中东欧成员国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采取一致立场。即便在维谢格拉德集团中,四国的立场也不尽相同。相对于波兰和匈牙利与欧盟的激烈争议,斯洛伐克更强调加强与欧盟的团结,希望成为欧盟的核心国家,并与捷克和奥地利商讨建立三国合作的新体制。10月,欧洲议会通过建立欧洲检察院的报告,捷克和斯洛伐克表示愿意参加,波兰和匈牙利则不予支持。欧盟大国也试图分化中东欧成员国。8月,法国总统马克龙绕开波兰和匈牙利,先在奥地利与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领导人会晤,接着访问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此情况下,中东欧成员国是联合起来在与欧盟的争议中争取自己的利益,进而影响欧盟的发展,还是在内部分歧和欧盟大国的分化下沦为欧盟的边缘,失去对欧盟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西巴尔干国家入盟将使欧盟进一步扩大。但与之前入盟的中东欧国家相比,西巴尔干国家受困于自身政治经济问题和巴尔干地区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关系,更难以满足欧盟要求。而从欧盟来说,中东欧成员国的争议使其在接纳新成员时更为谨慎,英国“脱欧”又使欧盟扩大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持者,特别是欧盟深陷重重危机,少有力量在西巴尔干国家入盟问题上采取切实措施,扩大进程放缓在所难免。西巴尔干国家入盟前景的削弱将可能导致该地区局势紧张以及俄罗斯和土耳其在该地区影响的增长。这是欧盟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欧盟尽管放慢扩大的步伐,但始终强调西巴尔干属于欧盟。在此情况下,西巴尔干国家何时能够加入欧盟、它们的入盟将对欧盟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中东欧国家与北约的关系

2017年,中东欧国家与北约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黑山加入北约。4月,黑山议会在反对党及其支持者的抵制和抗议中通过政府提交的关于黑山加入北约法律草案[25]。6月,北约正式接纳黑山为第29个成员国,这是北约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东扩,中东欧16国中已有13国成为北约成员国。

第二,一些北约的中东欧成员国继续加强与北约和美国的军事合作。进入2017年以来,根据2016年7月北约华沙峰会的决定,以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军队为主的北约多国部队分别进驻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并全部处于“作战状态”。10月,由10个北约国家军队组成的多国部队在罗马尼亚成立。北约还在2月决定增加在黑海地区的海军、空军存在。

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也在加强。1月,爱沙尼亚政府通过美国驻军防卫合作协定。2月,立陶宛议会批准与美国的驻军防卫合作协定。4月,罗马尼亚决定启动购买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在7月获得美国国防部的同意。也是在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波兰期间,与波兰签署了向波兰出售“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备忘录。8月,美军加强了在波罗的海的空中巡逻力量。11月,美国国务院批准向波兰出售“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通报国会,等待国会批准。同月,罗马尼亚议会以高票通过购买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议案。

此外,中东欧成员国还多次参加北约举行的联合军演。如4月在爱沙尼亚举行的“锁定的盾牌2017”网络防御演习,5—6月在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举行的“2017·高贵跳跃”联合军事演习,6月在立陶宛举行的“铁狼2017”多国军演,7月在立陶宛举行的“马刀打击2017”多国防空演习和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及匈牙利举行的“军刀卫士2017”多国军事演习,10月在立陶宛举行的“铁狼2017”第二次多国军演和11月在土耳其举行的“东地中海2017”海上联合作战演习等。

对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26]来说,北约和美国无疑是最重要的保护者,这是它们加入北约的原动力。黑山也不例外。黑山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现役军人只有1950名[27]。地小人稀,军事力量极为薄弱,尤为需要大国和/或大国集团的保护。因此,尽管国内分歧很大,黑山执政者仍执意加入北约。波黑和马其顿仍在争取北约成员资格。8月,马其顿与保加利亚签署友好条约,或许对马其顿解决与希腊的国名争议是一个推动。同样,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和罗马尼亚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尤为感到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更加迫切地需要北约和美国的安全保护,加大与它们的军事合作。

对北约来说,黑山虽然拥有亚得里亚海东岸的海岸线以及科托尔湾和巴尔港,有利于北约的军事部署,但毕竟国小势弱,其入约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北约在时隔八年后的这次东扩表明其“门户开放”政策没有改变,这对仍在谋求加入北约的马其顿和波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实际上,2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波黑会见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姆拉登·伊万尼奇后表示,只要波黑解决遗留军事设施问题,北约将立即启动波黑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28]。同月,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访问马其顿时也重申了对马其顿入约的支持,两国军队还在马其顿举行了为期10天的联合演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吸收黑山入约,北约再次表明俄罗斯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没有发言权,在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俄罗斯想在西巴尔干扩大影响力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对俄罗斯的打压。而加强与中东欧成员国的军事合作则是北约加强集体防御、威慑俄罗斯的需要。

俄罗斯一贯反对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对与其有着传统友谊、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黑山入约更是如此。早在黑山入约前,俄罗斯就一再指出,北约接纳黑山没有考虑黑山人民的利益,不利于欧洲稳定,并与美国在黑山入约问题上展开较量,相互指责对方干涉黑山内政。黑山入约后,俄罗斯表示北约东扩到黑山无益于北约和黑山的安全,反而再次分裂了欧洲,声称保留实施应对措施捍卫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权利。中东欧成员国与北约和美国军事合作的加强也每每引起俄罗斯的不满和反制,以致俄罗斯与北约和美国的军事对峙升级,中东欧国家的安全威胁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北约的中东欧成员国与北约和美国的密切军事合作将持续存在。

当然,并非所有中东欧成员国都对俄罗斯持防范态度。匈牙利就对欧盟和美国制裁俄罗斯抱有异议,并致力于扩大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29]。2月和8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两次访问匈牙利,与欧尔班探讨加强能源、工业等领域合作和促进贸易、投资等问题。3月,俄匈合作扩建匈牙利保克什核电站项目获欧盟批准,将于2018年1月开工。7月,匈牙利与俄罗斯签署通过土耳其天然气管道向匈牙利供气的协议、匈牙利天然气管道发展路线图和俄罗斯向匈牙利长期供应天然气的备忘录。与此同时,匈牙利与美国的关系则因美国对匈牙利内政的批评而渐生嫌隙[30]

应该指出的是,在中东欧国家与北约的关系中,北约和美国是主导。中东欧国家能否、何时加入北约,中东欧成员国与北约军事合作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北约和美国的态度,而北约和美国的态度又受到它们与俄罗斯和欧盟关系的影响。11月,包括中东欧成员国在内的23个欧盟国家外交和国防部长达成在防务领域的“永久结构性合作”,开启欧洲防务合作的新篇章。欧盟防务合作的加强将对北约和美国与北约的中东欧成员国合作产生何种影响?这又是一个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Օ高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1]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lgarian_parliamentary_election,_2017#cite_note-FT_result-5。

[2]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banian_parliamentary_election,_2017。

[3]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Czech_legislative_election,_2017。

[4]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Hungarian_presidential_election,_2017。

[5]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bian_presidential_election,_2017。

[6]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banian_presidential_election,_2017。

[7]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mplate:Slovenian__presidential_election,_2017。

[8] 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议会选举后组成了新政府,捷克议会选举后正在进行组阁。马其顿则在2016年12月议会选举后,围绕政府组成,政党斗争和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抗议活动。直到2017年5月31日才在欧盟和美国介入下,成立以扎耶夫为总理,由社会民主联盟、一体化民主联盟和阿尔巴尼亚族联盟组成的政府。

[9] 马里奇出任财长前曾是克罗地亚最大食品公司阿格罗科尔的财务主管,该公司债务缠身,反对党认为不应由马里奇来处理该公司的财务危机,要求马里奇下台。

[10] 2016年EIU民主指数显示,2006—2016年,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民主指数郡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参见EIU Democracy lndex 2016。

[11] 塞尔维亚进步党自2012年至今已连续三次在议会选举获胜,是塞尔维亚的主要执政党,其主席武契奇2014年就任总理,2017年当选总统。

[12] 1990年12月,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在黑山总统和议会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1991年,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改名为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自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建立到黑山独立以来,社会主义者民主党一直在黑山执政。

[13] 参见EIU Democracy lndex 2016。

[14] 2015年6月,匈牙利决定在匈塞边境修建围墙。

[15] 2016年3月,匈牙利宣布全国进入移民危机状态。

[16] 参见程卫东、李靖堃译:《欧洲联盟基础条约——经<里斯本条约>修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5页。

[17] 其他4种设想分别为:“延续”、“只有单一市场”、“少但高效”和“抱团做更多”。参见European Commission,White Paper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Reflections and scenarios for the EU27 by 2025,https://publications.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ba81f70e-2b10-11e7-9412-01aa75ed71a1/language-en?WT.mc_id=Selectedpublications&WT.ria_ c=677&WT.ria_ f=647&WT. ria_ev=search。

[18] The Rome Declaration, 25/03/2017,http://www.consilium.europa.eu/press-releases-pdf/2017/3/47244656633_ en.pdf.

[19] PRESIDENT JEAN-CLAUDE JUNCK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2017, Brussels, 13 September 2017,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SPEECH-17-3165_en.htm.

[20] PRESIDENT JEAN-CLAUDE JUNCK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2017, Brussels, 13 September 2017,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SPEECH-17-3165_en.htm.

[21] 参见Country Report Montenegro, 2ndQuarter 2017,http://www.eiu.com。

[22] 塞尔维亚自2014年1月开始入盟谈判以来,共开启35个章节中的10章,完成了两章。参见Serbia Negotiations Status,https://ec.europa.eu/neighbourhood-enlargement/sites/near/files/20160301-serbia-state-of-play.pdf;Country Report Serbia,August 2017,http://www.eiu.com。

[23] 参见Country Report Montenegro, 3rd Quarter 2017,http://www.eiu.com。

[24] Giorgos Katsambekis,The Populist Surge in Post-Democratic Times: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Challenges,The Political Quarterly, Volume 88 Issue 2 April-June 2017.

[25] 2006年12月,北约接纳黑山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09年12月,北约同意黑山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2015年12月,北约成员国外长批准启动黑山加入北约的谈判。2016年5月,北约成员国外长签署黑山加入北约协定,黑山入约进入批准程序。

[26]中东欧16国中,已有13国加入北约。马其顿和波黑一直争取加入北约。惟有塞尔维亚,虽然与北约签订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但由于北约1999年轰炸塞尔维亚和2008年支持科索沃独立伤害了塞尔维亚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感情,尚没有加入北约的意愿。

[27] 参见Armed Forces of Montenegro,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of_ Montenegro。

[28] 2010年4月,北约外长会议批准波黑有条件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条件是波黑必须解决遗留军事设施问题。

[29] 作为与欧盟争议最多的两个中东欧国家,匈牙利寻求扩大与俄罗斯合作,波兰则加强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东欧国家对大国和/或大国集团支持和保护的需求。

[30] 围绕匈牙利议会通过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给中欧大学带来的困境,美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临时代办戴维·克斯特兰西克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中欧大学在匈牙利进行独立且不受阻碍的教育活动。美国国务院也一再强调,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隶属各州,联邦政府无权与匈牙利签署条约,抨击高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威胁学术独立和自由,要求匈牙利终止实施该草案。2017年10月,克斯特兰西克指责匈牙利政府压制新闻自由,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则予以驳斥,认为他不了解情况,他的说法完全没有根据。11月,美国计划出资资助匈牙利乡村媒体,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召见克斯特兰西克,要求美国就政治干涉匈事务做出解释。

 


创建时间:2020-05-07 14:32